近日,我在与学生谈心谈话时学会了一个网络流行语—“I人”。
经过学习得知,“I”源于MBTI人格测试。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的人格测试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职业倾向和沟通方式。其中,I代表Introversion,即内向内倾性。I代表的是一个人向内关注,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不喜欢在人群中有过多的交流和社交。与此相对的是E代表的外向性,即一个人开放、乐观,喜欢与他人交往。而I则是被动表达、沉默和独处的倾向。
但是经研究发现,性格沉静、内敛的人同时具有独立自主、自我反思、追求真理等诸多优点,一个人是内向性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善于和人沟通或者不喜欢和人交往。相反,在他们找到知己或者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他们会变得很活跃、充满灵感,甚至比外向性的人更加成功。网络用语中,词汇变的狭义而简单,“I”人狭义泛指“社恐”,“E人”狭义泛指“社牛”。个人认为,MBTI只是认识自己的一种工具,它的存在肯定了人格的多样性,但并不能作为区分好坏对错的标准,性格并无优劣之分,同学们要慎重给自己张贴标签。
《中国青年报》曾对2000余名18岁至35岁青年进行调查,约64%的受访者表示觉得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的“社交卡顿”。具体来说,约27%的人表示他们在线下社交中有障碍,17%的人称在线上社交存在障碍,还有约20%说线上线下互动都很难。仅有3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社交困难。
同学们,你是否曾出现过以下心理活动?
“当众发言时会紧张出汗。”
“与人交往时不会主动开口。”
“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路上遇到老师,不好意思打招呼,只能低头匆匆走过,希望老师没有注意到我。”
“线上我生龙活虎,线下我安静贤淑。”
“因为害怕出现错误或尴尬而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一些自认有“社恐”的同学来说,类似的心理活动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吧?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彼此连接,是最紧密的共同体。那么,在大学生活期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社恐”?如何正确处理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呢?